五角水母

Muggiaea atlantica   Cunningham
   

  239  浏览



形态描述

形态特征
多营养体期:前泳钟体呈五角形,长4.0—6.0mm。体表有5条边棱,棱上有锯齿,泳囊口无背、侧齿。体囊长圆筒形,顶端到达泳囊顶或稍超过泳囊顶,通常有1个油点。干室深,约为泳囊长的1/2(图74)。

生物学

生活习性 本种广泛分布于我国沿海近岸水域,是水母类优势种之一。东海几乎只出现于水深小于200m的陆架区,其垂直分布主要在0—100m水层,偶而也出现在100—250m水层。南海冬、春出现于南海北部陆架内沿岸、春季数量最多,春、夏季在西沙群岛周围海区上层水域零星出现,其余季节在南海外海很少出现。浙江近海的8月和10月均可以看出“中午下沉、午夜上升”的垂直移动现象,但在厦门港的4月份出现无规律的垂直移动。
本种在大西洋的葡萄牙和西班牙外海,出现于100m上层;在地中海西部,出现于200m上层;在大西洋的南非南部外海和印度洋的亚丁湾出现于近表层。据Pugh(1974)报道,本种主要分布于表层水域,而深层很少。

国外分布

广泛分布于太平洋、印度洋、大西洋,但以中纬度水域居多。在太平洋赤道水域仅分布于拉丁美洲中部西岸。地中海;红海。

国内分布
其它信息

采集地点 渤海中部、莱州湾,1960年7月、8月,付惠先等;山东半岛南部、江苏近岸,1959年12月,1960年5、6月,王实斋等;东海西部近岸水域,1960年3月—10月,1986年8月,1987年4—8月,陈伟、高尚武等;南海北部,1960年3—11月,王金台、陈清潮等;西沙群岛的永兴岛、东岛,1978年3月,洪惠馨等。